破除封建迷信,宣扬传统文化

首页 > 命理八字 > 痣相大全

为什么二百五是傻的意思

发布时间:2024-04-16作者:在线八字网来源:在线八字网

  “二百五”这个词不是个好词,老百姓常常把做事鲁莽,说话大大咧咧的人称为“二百五”。它最早的出处大致有五种说法。

  其一、来自悬赏缉凶之说:

  战国时期,身配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刺杀,凶手逃之夭夭,齐王非常愤怒,发誓要给苏秦报仇,可一时又拿不住凶手。

  当时苏秦奄奄一息,他用低微的语气对齐王说:“大王在闹市中把我车裂,就说我是燕国的间谍罪该至此。”然后出告示:“苏秦是个大内奸,谋刺者乃为齐国除了一大害,当赏黄金千两!”

  告示一出,马上有四条汉子到宫中声称苏秦是他杀的,齐王问有何凭据。每个人都编了一套理由,急于领赏。齐王说:“果然勇士也,千两黄金你们如何分呢?”众人答:“我们算过了,四人平分,一人二百五。”齐王拍案大怒:“把这四个‘二百五’推出斩了!”

  其二、来自银两之说:

  旧时银子五百两为一封,二百五为半封,谐音“半疯”,故而对于不通事理、装疯卖傻、行事鲁莽的人称为“二百五”。

  其三、来自古币铜钱之说:

  宋元时期,老百姓称某人装疯卖傻为“半吊子”。原来古时的铜钱中间有孔,为了便于携带和交易常用绳子串起来,一千个铜钱为一串,俗称“一吊”,也叫“一成”。凡满五百个为“半吊”,也称“半成”。后遂用“半吊子”或“半成”来形容那些智力发育不全、一知半解,不懂却又装懂的人。

  后来,又因五百的一半是二百五,二百五还不如“半吊子”,连“半成”都够不上,人们便干脆把傻乎乎的人戏称为“二百五”。

  其四、来自官员仪仗之说:

  据说唐朝长安的京兆尹权势很大,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。在最前开路的小吏,官名叫“喝道伍佰”,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。后来,喝道伍佰增为两员,但长安百姓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,反而说他们是共称“伍佰”,于是每人就被称为“二百五”。

  又因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,所以又称他们为“二杆子”。今天,“二百五”与“二杆子”都是莽撞、无礼、粗鲁之人的代名词。

  其五、来自赌博之说:

  旧时赌具“牌九”中有“二板”(四个点)和“么五”(六个点)两张牌,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,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,被称为“毙十”,是牌九中最小的点,谁都比它大。后来,人们就用“二板五”(二板和么五的简称)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。时间久了,就把“二板五”叫成“二百五”。

  文/秉烛读春秋

  很简明的。

  250是500的一半。

  一个人缺一半,就是残废了。

  一个人缺一半的心眼儿,就是傻子了。

  原先是把一吊钱的一半,说成是半吊子。

  半吊子,也是说一个人缺心眼,有点傻了。

  不论怎样心眼,比别人缺一半,不是傻子是什么?

  实际上这以前有个半拉子,用于比别人傻一点的表述。从而只要是一半就是别人缺少一些,当用于人的精于傻的时候,就表示傻子了。

  直接说一个傻子或者是憨子,即便是真的傻子和憨子,也是不高兴的。

  从而说半吊子,半拉子,二百五,就不是直接说傻子和憨子了。也就是显得文雅一些。

  实际上在实用中都是朋友之间熟人之间开玩笑说人家有点傻,为二百五的。可见仍然属于雅语范畴内,也就是骂人不带脏字。

  如果直接说一个人傻和憨,说这个字儿的人就有点太粗俗了。而说二百五或者是半吊子,就不涉及傻和憨这个不好听的字眼了。也就是骂人不带脏字儿了,而显得文雅多了。

展开全文

热门文章

返回顶部